1936年4月,红军结束东征,毛泽东和彭德怀带队归陕。自瓦窑堡会议之后,共产党一直在为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。此时,党中央认为是时候讨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问题了,经过商议,中央一致认为,首先要解决张国焘分裂党、成立第二中央的问题。中央来电希望张国焘放弃第二中央,北上会师。朱德、陈昌浩、徐向前也借机劝说,顽固的张国焘并没有听进去。
在甘孜,朱德等人开始做迎接红二、六军团的准备,希望贺龙等人的到来可以动摇张国焘的顽固思想。但是张国焘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,他希望将贺龙、任弼时等人拉进自己的“阵营”里,站在他这一边与中央抗衡。回到陕北后,毛泽东决定即刻展开西征,在与彭德怀反复商榷、制定计划后,新组建的西方野战军宣誓出征。
何月娥不愿嫁给哥老会的二当家宋大胡子,被逼跳崖。恰好铁强和谢昌林路过,救起了奄奄一息的何月娥。中央为了继续争取张国焘,再次发电介绍目前的形式和战略方针,强调中央的存在和作用,督促其撤销第二中央。同时,红二、六军团马上就要到达甘孜,朱德与刘伯承商议,决定二人亲自带着先遣队前去与先头部队接应。
彭德怀的西征队伍已经进入环县山城堡地带。这里常年干旱,为了能够找到水源,彭德怀派侦察队找水,穷乡僻壤中发现了陈老汉家。一开始陈老汉惧怕红军,但红军的诚恳和严明的纪律打动了他,陈老汉最终告诉了红军一处泉眼的位置。
瓦窑堡,毛泽东一面准备为红军大学授课,一面和周恩来讨论中国革命形势,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对比,还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,要坚定抗日决心,为国家民族而战。
中央给西方野战军发电,提出了筹粮3600石的任务。为此,彭德怀加快西征步伐,并与地方干部合作,迅速在解放区开展工作。鉴于国内形势的变化,加上众人的劝说,张国焘最终取消了第二中央。
西征部队顺利占领了环县三界庄,铁强被任命为红军群众工作队的指导员,谢昌林也在三界庄展开工作,并担任书记一职。在大家的努力下,当地百姓开始逐渐信任、接纳红军。红二、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终于正式在甘孜会师。
蒋介石得知了红二、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消息,立刻下令四川军阀各部加大“围剿”力度,合理聚歼红军于甘孜。在俘虏营中,彭德怀亲自看望受伤的国民党军战士,并将药品优先给国民党军战士疗伤,让国民党军官兵们大为感动,纷纷表示愿意放弃内战共同抗日。
蒋介石告诉张学良,在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,他要宣布撤销西南执行部,由军委会宣布撤销陈济棠的职务,由余汉谋取而代之。1936年7月上旬,红四方面军分成左、中、右三个纵队,红二方面军分成两个梯队在红四方面军左纵队之后,共同向包座、班佑前进。
西征途中,彭德怀仍在展开补充兵源、筹集粮食的工作。环县书记到三界庄视察,希望能够深入哥老会做工作,将其发展为抗日队伍。蒋介石见“两广事变”即将和平解决,又开始将矛头对准红军,毛泽东担心再生变故,不断发电报询问红二、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情况。红四方面军首先走出草地到达包座,短暂休整后立即开会制定了岷洮西作战计划,然而张国焘并不同意这个计划。